打造實踐場域透過空間來建構豐富多元觸角,搜集越多則可以組建的樣貌變化性就更強烈
許多解方需要有實驗的嘗試場域,在做法上、法規面以及多方面的來解構與重構,並把握可逆性,實驗失敗了還可以再還原,用最低破壞的方式進行沙和行動
支點,編織搭建串連
I am text block. Click edit button to change.
共同創辦人
「實驗,才會長出未來。」 「制度不能等,行動先跑。」
2013年,我從屏東縣政府縣長室退役,選擇以「HO覓」作為行動的載體,展開一場社會創新的實驗旅程。
這些年,我發現持續的嘗試與不斷的實驗是極其重要的——不只是為了解決當下的問題,更是為了推動制度、政策、甚至法規的鬆動與更新。
很多時候,我們在做的事看似不合時宜,甚至與現有系統格格不入。但我相信:不符合當下,不代表未來不會需要。唯有透過實際的行動與真實的場域,一步步堆疊出案例與歷程,才有可能真正改變什麼。
HO覓,就是一個這樣的場域:一個願意承接理想、願意陪伴嘗試的容器。一個不是等答案,而是自己跑出新賽道的起點。
「讓每一步,都走在意識清明與溫柔堅定之中。」
「故事不只是記錄,更是未來行動的伏筆。」
三個孩子的母親,也是一位擅長記錄與連結的實踐者。從青春年少關注友善農業與土地教育開始,我便投身社會議題的田野現場,曾參與台灣國土轉型運動、歷史建物保存與法規修訂。後來,我與人生的夥伴一同經歷多個國家型專案,最終選擇在生活中實踐理念,走入旅宿與空間經營的場域,開啟我們共同打造的 HO覓。
我相信,每一個人都帶著屬於自己的頻率與任務來到世界,而我所做的,是將人與人、人與土地之間的微妙訊息,翻譯成故事與文字,串聯起看似分散的點,形成一種溫柔但堅定的流動。
HO覓,是我們行動的載體,也是一個持續記錄、書寫、策展、朗讀與對話的容器。在這裡,我喜歡透過孩子的視角重新認識世界,也相信,每一次看似瑣碎的生活片段,都是走向深層連結的起點。
歡迎你來到 HO覓,和我們一起,用實驗寫未來,用故事養空間。
在屏東中山路上的一棟四樓實驗場域,導入許多項目整合實驗,實驗的階段,把四層樓發揮到最極致,可以做的可以試的都沒有放過!
做中體會|小規模嘗試
經過前面空間多元的實驗,商業化萃取的累積堆疊,『住』成為我們第一個全面發展的核心,具有商業的運作價值,且讓人停留長一點的時間,更多可能的火花。
住宿+|生活產業|跨領域
『照顧者聯盟』一起照顧小孩是二代的核心任務,此計劃也受到國發會的『青年培力工作站』的支持,真正的創『生』!
兒童|教育|照顧者
全球疫情爆發,選擇浯島移地發展,推動『金門隊』,將金門當作支點發展,串聯台灣、鷺島、東南亞資源整合。
結構制度|邊境價值|國際化
以雷射雕刻為核心技術,結合CNC車床與3D列印,打造「紅橘設計」、「紅橘雷雕」雙品牌。發展方向聚焦於廟宇文化、文字藝術與在地符碼的再詮釋,透過數位工藝轉譯傳統美學,形成具文化深度與市場潛力的創意商品線
透過雲端化客服系統,建立跨區域的智慧服務中心,提升運營彈性與顧客體驗。服務內容以模組化規格設計,便於快速部署與升級。排房與價格策略由大數據系統主導,自動整合並精準分配至OTA平台,以達成高效推播與動態定價。門鎖系統則採線上線下雙整合模式,強化安全性與使用便利性
全齡服務為出發點,讓旅宿不只是住宿,更是串連地方、活絡產業的核心平台。藉由商業與社福的融合,加值整合服務內容,靈活應對各種需求,讓資源配置更有效。前期的設計與預留彈性,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步驟
全球疫情爆發後,我們選擇移地至浯島發展,啟動「金門隊」計畫,將金門視為支點,整合並串聯台灣、廈門(鷺島)、東南亞等區域資源。
以旅宿空間為載體,生活產業為核心,充分運用空間彈性,建立跨區域的合作平台,進一步推動金門與廈門的互動交流,並深入連結東南亞金僑社群,開展更深層次的合作與創新。
核心三大發展主軸:結構制度|邊境價值|國際化布局
Cart
0 items in your cart ($0.00)